4月24日,天一阁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由天一阁文博馆员刘晓峰主讲的线上直播讲座《东津话别——宁波与海派绘画一瞥》。讲述了宁波与“海派绘画”的渊源。
讲座以任伯年的《东津话别图》为主要切入点,赏析了这幅画的精神主旨。这是一幅手卷,宽只有34厘米,长近135厘米。这幅作品的空白使用,使人物在整幅作品中显得较小,更加烘托了依依惜别的情境。但这种情境,既不是“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也不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乐观,而是一种寂寥、苍茫、带有无限愁绪的一次离别。画面最后的题款提供了图中人物信息。题款告诉我们:任伯年在宁波已经居住了四年,在期间结识了好友万个亭(后丞)、陈朵峰(政锐)、谢廉始(辅廉)等好友。图中所绘,正是与他们道别的场景。所以,画面中的四人应该其中有此三人。任伯年画此作时才29岁。还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画家。在这之前,他的经历也比较曲折。22时,太平军攻克萧山、杭州。任伯年还被卷入太平军中,成为冲在前面的扛旗者。23岁,他的父亲死于战乱,他也离开太平军。随后,他便去宁波卖画。由这些遭遇我们可以想象任伯年当时的心情:迫于生计在宁波卖画,稍稍熟悉了环境又要去另一个地方接着卖画,至于将来能成为名重上海的大画家,成为海派的代表,一幅画能《华祝三多图》拍到1.67个亿。可能,是他连做梦也没想到的。所以,在这种情境下,《东津话别图》所传达出的那种离别愁绪,可想而知。
接着,刘晓峰又介绍了《小浃江话别图》《姚大梅诗意图册》等传世名作,通过绘画作品勾勒了三任与宁波的历史渊源。宁波文人对“三任”的影响可以概括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最后,刘晓峰总结,《东津话别图》的价值在于它本身是任伯年艺术经历的一个重要记录,也是了解宁波与海派绘画的重要切入点(递藏经历),而放在整个画史上,它又可以视为“海派”形成的阶段性标志。